這個專案的起因來自於,現在數位化時代下,每個人安裝數十個 App 在手機裡。對使用者來說,手機上的應用程式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無論是購物、娛樂、社交、運動,甚至健康管理,都依靠 App 來完成。然而,當選擇越來越多,使用者的耐心與期待也隨之提高。若體驗稍有不滿,他們很快會轉向其他競品,並在評論區留下真實的回饋。
而對於開發 App 的產品團隊而言,除了追蹤量化的數字,例如下載量、留存率、轉換率等,更需要搭配質性的資料來了解顧客體驗。因為數字能告訴你「發生了什麼事」,但評論、回饋、留言,才能解釋「為什麼會發生」。舉例來說,數據可能顯示留存率下滑,但原因卻可能隱藏在評論中的「閃退」、「廣告太多」、「客服回應慢」等具體問題。
因此,接下來的 30 天,會一步步帶你並分享,如何打造一個 App 評論洞察系統。這不僅是一個技術實驗,更是一個產品管理思維的實踐,從資料收集、清洗、分析,到最終呈現成能被團隊使用的洞察報告,幫助產品決策更加精準。
傳統上,產品或客服團隊常透過人工閱讀評論或建立關鍵字搜尋,來快速掌握使用者的意見。但隨著用戶規模擴大,評論數可能每週成長數百甚至數千筆,人工分析不但耗時,還容易有偏差,因為不同的人可能對相同文字有不同解讀。因此,AI 的扮演重要的角色,處理不同任務的能力:
換句話說,AI 可以讓評論不再只是「噪音」,而是轉化為「洞察力」。
這個專案會分成四個主要階段:
這樣的 AI 洞察系統,不只幫助產品團隊了解使用者,也能在以下幾個層面產生價值:
在數位競爭激烈的今天,單純依賴數字已不足以支撐決策。真正能夠勝出的團隊,往往是那些能深入傾聽使用者心聲、快速回應需求的團隊。而 AI 正好能扮演「放大鏡」與「濾鏡」的角色,將海量的評論資料轉化成可操作的知識。
接下來的 30 天,我將逐步帶你完成這套 App 評論 AI 洞察系統。從資料收集、模型建立,到最後的洞察應用,每一步都會有實際案例與方法分享。希望透過這個專案,不僅讓你理解 AI 如何協助產品團隊,也能激發你思考,如何將 AI 更有效地融入日常工作與決策之中。